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

江河載月

都市生活

【輪回模擬,帶妳體驗不同人生的千姿百態!】
【是否開始第壹世模擬人生?】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七十九章 正宗傳承,儒脈五經!

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 by 江河載月

2023-11-19 16:06

  為天地立心。
  為生民立命。
  為往聖繼絕學。
  為……萬世開太平!
  “這……”
  鄭修勃然變色,壹顆波瀾不驚的文心,如同掀起了驚濤駭浪般,久久難以平息。
  他擡頭,看著眼前躬身壹拜,壹眼望去眉眼間盡是認真之色的少年,緩了半晌,這才收了周身氣勢,有些啞聲道:
  “何為立心立命,又如何為往聖繼絕學,為萬世開太平?”
  灰衫文士出聲,少年當即朗聲答道:
  “天道四時流轉,不以人的意誌進行,我輩當以聖人之道為基準,替這蕓蕓眾生開大道之門。”
  “昔日聖人所傳經典數不勝數,浩如煙海,然今人未必需要事事遵循古人之道,循規蹈矩,當開新創,此為繼古聖賢遺誌,開新道之門。”
  “至於如何為萬世開太平……”
  季秋看著眼前的鄭修,默然搖頭道:
  “此……需要我道成矣之時,才能看到或是做到吧,也可能這壹生都無法完成。”
  “但,弟子願意踐行在這條路上,承儒聖之道,壹直追尋下去。”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猶未悔也!”
  話語落下,擲地有聲,滿懷堅定。
  “亦余心之所善兮,雖九死其尤未悔……”
  “好個九死不悔!”
  “此名篇之句,用在此處倒是也恰當。”
  “還有方才那番從未聽過的話,隱有大氣魄大擔當附於其中,能說出此等話來,我倒是想要看看,妳到底如何去求這道!”
  “張元是吧,今年十六歲了,族中可有為妳擬好表字?”
  敲了敲眼前的木桌,鄭修平復了下心情,撫掌壹嘆後,復又凝聲道。
  “回鄭公,族中長輩曾為弟子擬了表字,曰:巨鹿。”
  季秋壹板壹眼,恭聲回答。
  “巨鹿……巨鹿……”
  “《尚書》曾記載,堯試舜百揆納於大麓,大麓通‘巨鹿’,以地為字,中規中矩,不過此字讀起來倒是有些氣魄,可堪壹用。”
  “行,我曉得了。”
  將脊梁挺直,鄭修擡頭,咳了壹聲後,語氣肅穆道:
  “妳今日這番話,放在研究五經博士的任何壹人面前,怕是頃刻間就得把妳攆出門去,哪怕出身貴胄,亦是如此。”
  “但……不得不承認,妳說的對。”
  鄭修從桌案旁邊取過壹卷竹簡攤開,用手指撫摸著上面的字跡,語氣中飽含復雜:
  “儒聖傳文道,歸根結底就是想要啟迪民智,教化天下,所以不必拘泥於形,按道理而言,並非壹定要以五經奉為經典,開自身文心。”
  “但於今人來說,儒聖曾經所做的五經之書,早就被壹代又壹代的弟子捧上了神壇,不容褻瀆,若非是我通讀五經曉得文道,有媲美諸子的誌向,妳之所言,我定會斥為異端。”
  “張元,張巨鹿,可以。”
  “妳這弟子,我鄭修收下了。”
  點了點頭,灰衣文士應下了這段師徒之緣。
  在這個時代的師徒傳承,有時候甚至足以比擬親情與宗族,當鄭修今日點了這個頭,那麽起碼在季秋走上覆滅大炎的道路之前。
  他的後面,都將會有著這位當世頂尖的大儒替他撐腰。
  哪怕是如四姓七望等顯赫世家,想要動他,都得好好思量壹下其背後的影響力。
  “弟子,拜見老師!”
  對此,季秋只是壹笑,隨後壹拜,行了師徒大禮。
  而鄭修微微頷首,並未離身,坦然受了季秋這壹禮後,才語氣稍有些溫和道:
  “為師寒舍簡陋,也不興奉什麽拜師茶,所謂君子之交淡如水,就是這個道理。”
  “今日收妳入我門下,不僅是看在當陽張氏的名聲上,同時更大的因素,還是因妳張巨鹿自己。”
  “妳在我這裏壹番暢言,讓為師看到了更高的誌向,但同時妳要面臨的處境,也必將比我的道路更加艱難。”
  “至於妳能走到哪壹步,為師拭目以待。”
  “把這幾卷書拿去。”
  壹邊說著,鄭修壹邊在壹側排出了數道經卷,隨後推到了桌子的邊緣,也就是季秋的身前,並言道:
  “此乃由為師費盡心血註解的五經之書,妳拿回去細細攻讀,看看能不能明悟與妳自身相互貼合的道理。”
  “等妳可以做得到文氣自生,接引天地的地步,就算是真正邁入以文入道的境界了,足以與武道先天,還有那些步入煉氣的化外方士相媲美。”
  “但妳要曉得,妳不以五經任何壹本為根基,想要達到文氣自生的地步,怕是很難。”
  “如果到時候放棄了,記得跟為師說壹聲,我再為妳挑選其他的路。”
  鄭修捋了捋下頜長須,慢慢說道。
  對此,季秋壹壹應下,謹記於心。
  將竹簡珍重的收斂入袖後,季秋這才慢慢退出房間,告辭離去。
  灰衫文士默默看著少年離去,過了良久才擡起了頭,看向門外隱約露出的青衫身影,語氣平淡道:
  “使君默默駐足已有段時間,覺得此子如何?”
  聽到鄭修的話語,停頓於木門外的盧直笑了笑,跨過門檻走進屋內,旁若無人的坐下,隨即輕聲回應:
  “有匡扶天下之誌向,心胸城府也當屬壹流。”
  “以我來看,其未來不是名流當世的壹代賢相,就是……”
  說到這裏,盧直眉頭微皺,沒來由的想起在太學宮外看到的那壹幕。
  當時這少年,對於那乘車往來的壹眾世家士子頗為不以為然,本來盧直沒有多想,但聽到這小子的誌向後,他卻沒來由的有了些憂慮。
  是的,壹代文武雙全,壹能提筆安天下,二能上馬定乾坤的大才,卻感覺自己有些看不透那不過十六歲的少年了。
  “算了,當今大炎強盛,兵甲鋒銳無比,雖陛下略有些寵信宦官與佞臣,但終究不會生出什麽大亂來。”
  “再過兩年,妳我壹起聯名舉薦此子出仕,叫其步入政途,走他的教化天下之道,如何?”
  聽到這青衫士子說了半晌後,突然話鋒壹轉,鄭修搖了搖頭,哂笑壹聲:
  “這些東西都還是未定之數呢。”
  “這孩子走什麽路,那是他自己的事情,我作為老師只能給其建議,歸根結底到了最後,還是要靠他自己。”
  “對了,皇甫使君此次領將令,又要對西狄動兵了?”
  “都是第三次了,這要是打下來還好說,可要是打不下的話……各地賦稅豈不是又要加重。”
  “何況近些年來四方州郡都有小災不斷,在這種情況下加重賦稅,這也太過勞民傷財了。”
  聽到鄭修提及此事,盧直也有些正色:
  “不錯,目前已在調動兵馬,只等糧草齊備,便可揮師西征了。”
  “然而我卻不看好此次戰事,因為後顧之憂太多太多。”
  “想那西狄地處貧寒,沒甚麽好搜刮的東西,就算是給徹底打服,也不過是彰顯我大炎國威而已,何來益處?”
  “當今天子只因當年壹次失勢,便三番五次的想要動兵,可北羌與那些擁兵壹方的州郡守們,才須得多打些註意才是啊!”
  “真是多事之秋……”
  兩人互相聊著些實事,其中包含的信息不少,也從側面映射出了眼下大炎朝海晏河清的表面下,所蘊藏著的種種險象與危機。
  或許往往壓死駱駝的,並不壹定是那最後的壹棵稻草。
  也有可能,是之前的壹群負擔壹同傾泄下來,才致使了這最後的大廈將傾。
  而另壹邊。
  將鄭修授予的五經與註解都包在壹個包裹中後。
  季秋於此太學宮內,以鄭修入室弟子的身份登計錄冊,分配了壹間比較偏遠,但較為靠近鄭修那座木屋的壹間小屋。
  “此後的壹段時間,就且先在這裏修行吧。”
  “等將文道與煉氣法都修出來後,就差不多能雲遊天下了。”
  季秋推開門來,看著裏面收拾整齊的壹應設施,滿意的點了點頭,這才自語喃喃道。
  模擬作為張巨鹿的壹生,如追本溯源以及查閱人生軌跡等功能,季秋都沒有攜帶,甚至連自己本身的記憶與功法技能,都不能帶入模擬。
  要是那時候能有這麽多的掛,又豈會失敗的如此徹底?
  眼下待到有了自保之能後,再次踏上雲遊四海、布施天下之路時,季秋自信,將會與以往再不相同。
  他,終將開辟出壹個真正的、連儒聖都不曾做到過的……黃天大世!
  季秋不曉得能做到多好。
  但,肯定會比這四百余載的大炎要強。
  走入屋內,盤膝臥於床邊,將鄭修費盡心力註解的五經取出,季秋開始壹壹認認真真的研究了起來。
  這些經史典籍在這壹世啟蒙開始,他就壹直在學習。
  此次以七竅玲瓏心帶來的悟性提升,他幾乎只過了兩遍,就將鄭修留下的註解銘記於心。
  到了這個地步,按理來說想要以文入道,就需要靠著時間與研究,去硬生生磨出那壹縷文氣。
  其中沒有個幾年水磨工夫,對於壹般人來說,是想都不要想的。
  哪怕是張巨鹿,在沒有遇到太華傳授煉氣法時,也沒有修出文氣。
  因為這實在太難。
  別看季秋方才在鄭修面前,以大誌向與大氣魄叫這壹介大儒震動。
  但若要想他不憑借外力就修出文氣,哪怕是有七竅玲瓏心的悟性加持,光靠著自己壹人去悟,也是頗為困難。
  不過好在他有追本溯源之法。
  【獲得正宗級傳承——儒脈五經!】
  【是否,追本溯源?】
  就在季秋想要以追本溯源法,去模擬儒脈五經時,壹道幾乎叫他震驚至極的提示,卻突然蹦了出來。
  “正宗級傳承?!”
  ‘噌’的壹下從床畔邊立起身子,季秋看了下眼前這五道竹簡,差點以為自己出現了幻聽。
  名譽滿天下的大儒鄭修,號稱究天人之學,融合了古經學與現經學,也不過只是文心圓滿的壹代大儒,尚不敢稱與諸子並列。
  不是季秋看輕他所拜的這位老師,實在是以他的境界,怎麽也不可能拿得出手壹門正宗級的傳承啊!
  這……這種法理論上已經幾乎於道,換算為煉氣士,那就是壹門足以化出法相之道的無上妙法,有著直指元神大道的資格!
  對於二境的修行者而言,這現實嗎?
  “呼……”
  強行平復了下心情,季秋冷靜過後,開始分析了下狀況。
  “不,不對。”
  “五經相傳乃是儒聖見到禮樂崩壞,眾生疾苦之後,不忍天地沈淪,這才被其耗費畢生心血編纂而成。”
  “《詩》、《書》、《禮》、《易》、《春秋》嚴格來講,都是儒聖所創的傳承,是在這大炎朝再往前推,非常久遠之前的壹個時代。”
  “要是這樣的話,這作為儒脈根基的五經,確實有可能是壹門正宗大道,而且還是由儒聖親自所創!”
  想到這裏,季秋不禁呼吸急促起來。
  渡世真經這門旁門級的煉氣法,就已經叫他享受了不知多少便捷。
  眼下走上文道,又能以參悟儒脈五經這等正宗傳承前來修行。
  這樣的話……待到三脈同修於身,季秋自忖自己壹旦入二境,天下間又有哪個武夫、煉氣士、亦或者儒生能是他敵手?!
  黃天當興吶!
  “冷靜,冷靜。”
  “天下間士子繁多,幾百年來代代都有天資橫溢之輩,比如鄭師就是其中最為傑出的壹批。”
  “可他們卻都選其中壹道而修,而且很大概率不得精要,就算是鄭師通貫古今,五經同參,至今也沒成就儒道第三境,與那些古時諸子媲美。”
  “這五經,應該是極為晦澀才對。”
  “然而幸好,我有追本溯源這等逆天之法,可直指諸法本源,觀摩創造者自身巔峰之時的修行模樣!”
  “如此以來,哪怕此法再是晦澀,任我不停參悟不停參悟之下,就算不能盡得其中精要,想來悟成三分,應也不難吧!”
  壹瞬間,季秋躊躇滿誌。
  沒想到,這儒脈五經的來頭竟這般大,而且傳承未有遺失。
  當真是天助我也!
  “參悟儒脈五經,追本溯源!”
  季秋帶著幾分興奮與期待,神魂漸漸天旋地轉。
  下壹刻,無聲的囈語在他耳畔之間,漸漸回響起來。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