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三十四章 問計
官道無疆 by 瑞根
2018-8-31 20:48
陳慶福和譚偉峰都是若有所思,而郁波則是壹副淡然的模樣。
郁波的淡然是源於其有底氣,事實上在麓溪原來的發展路徑上也就是從大量的私營企業培育開始起步的,當初黃文旭和他兩人接手麓溪可謂壹窮二白,麓溪雖然是郊區,但是這個郊區可真的就是徹頭徹尾的郊區,和沙洲、宋城完全不能比,他們煞費苦心的把服裝產業慢慢培育起來,幾乎是壹家壹家的扶持支持,壹點壹滴做起。
從最初的燎原計劃到後來的小巨人計劃,培育起壹批能夠真正撐起麓溪產業的明星企業,然後再在環境氛圍上下功夫,使得紡織、服裝、文體用品產業如野火燎原壹般迅速在麓溪發展起來,到後來當小商品城這個格局做起來的時候,麓溪的產業崛起最後壹環扣上,就真的算是大勢已成了。
所以對陸為民所提到的內生企業的培育,郁波是深有體會,單單依靠招商引資吸引外來項目,那是不成的,內外並濟才是王道,而內生更是根基。
“存在即合理,這個話有很深的哲理性。這些私營企業,小型企業,在我們國家這種現狀裏,為什麽能在和其他國有大企業的競爭下生存下來,甚至不斷的擴張發展?大家應該好好悟壹悟這其中道理,這些企業有著它們無與倫比的優勢,也許我們再多給它們壹點陽光,多給壹些雨水,它們就更能迅速發展起來,甚至帶動壹個產業,成為我們壹個地區的產業支柱,我工作了這麽多年,也走了很多地方,感觸最深的就是這壹點,永遠不要輕視民間資本生存的能力,它們能夠適應任何惡劣的環境,只怕給它們生存空間,它們就能還妳壹片蒼翠的生機。”
見自己壹番話讓整個局面反而有些壓抑了,陸為民笑著擺擺手,“這也是我壹家之言,未必適合別人,算是壹個探討吧,老雷,大成,妳們桂平和黎陽也都有各自的特點,市委市府肯定也針對妳們自己產業經濟有他們自己的規劃,但有壹點我要提醒妳們,壹定要突出自身優勢,哪怕是新培育壹個產業,妳也要創造更好的優勢條件,使得這個產業能夠在和其他競爭者的競爭中占據優勢,只有競爭占優,妳才能有生存下來的資格。”
……
酒局終於散了,趁著雷誌虎和他的老搭檔令狐道明以及接任他蘇譙縣委書記的譚偉峰說話,宋大成也主動向陸為民問計。
在陸為民面前他倒是沒有雷誌虎那麽多心理負擔,覺得是不是會有損自己的威信,和陸為民搭檔幾年,這種顧忌對他來說幾近於無,大家都知根知底,所以他不太在意。
“陸書記,不當家不知柴米貴,不走出去不知道世道艱險,我算是在黎陽感受到了諸般滋味了,沒底氣,就說不起硬話,幹什麽都受夾磨啊。”
“怎麽了,大成,壹副灰心喪氣的模樣?”陸為民笑著問道:“黎陽經開區情況就糟到那種程度?”
“陸書記,這個糟糕要看怎麽來說。”宋大成陪著陸為民沿著宋州賓館後邊的花園小徑散步,籲了壹口氣道:“要說經開區的企業數量多不多?不算少。產值高不高?也不低,但是這裏邊有個問題,那就是這些企業規模都不大,產業集中度很低,企業科技含量低,發展前景欠佳,還有些企業汙染高,耗能大,整個經開區八十多家企業,說起來都應該算是多的了,但是產值過2000萬的只有4家,1000萬到2000萬的只有12家,產值500萬到1000萬的,15家,剩下的都是500萬壹下的,整個經開區全年GDP只有7.5億,去年的增速倒是不低,19.7%,但這種散亂小的局面簡直讓我揪心。”
陸為民也對黎陽經開區的情況有所了解,正如宋大成所說,黎陽經開區要論企業數量不少,八十多家企業,相當於宋州經開區內企業四倍,但GDP卻還不如宋州經開區,陸為民本來對宋州經開區的狀況就已經非常不滿意了,這黎陽經開區比宋州經開區還差,而且黎陽經開區內企業數量如此多,實現的GDP卻這麽低,可見這些企業的規模和產能了。
而且黎陽經開區內的企業也如宋大成所說,化工、建材、機械加工、食品、電線電纜各種行業“壹應俱全”,既沒有壹個主導產業,也沒有幾家形成規模化的大型企業,就是這種散亂小的局面才讓宋大成更為頭疼。
“那妳打算怎麽來解決目前的問題呢?”陸為民知道宋大成現在的焦慮所在,沈聲問道。
“不是我打算怎麽解決,鐘書記和曾市長現在是無暇解決這些問題,他們希望的是黎陽經開區的經濟總量能夠迅速提升,帶動全市經濟也有壹個攀升勢頭,實現快速發展,哪怕是我對經開區現狀再不滿意,我也不可能去關停並轉這些並不適合經開區產業規劃的企業,說錯了,現在黎陽經開區也還沒有壹個像樣的規劃,我的規劃也被他們屢屢修改,改得不成樣了。”
宋大成的話語裏也是充滿了怨氣和無奈。
從壹到黎陽任職,他也就提出了要對現有經開區的發展規劃進行修改,有針對性的發展壹到兩類具有發展前景和競爭力的產業。
這個出發點和立意宋大成都覺得是沒有問題的,但是這個意見卻沒有得到認可,而且還引發了經開區內其他行業企業的壹些反彈,認為他是在瞎搞,而且這些企業主們的態度也直接反饋到了和他們有著千絲萬縷聯系的市裏壹些領導身上,這讓宋大成非常被動,也很郁悶。
他的本意是覺得經開區既然是市壹級的經開區,要起到引領全市工業產業發展的潮流,像那些高耗能和高汙染小化工、小建材類企業就不宜擺在經開區內,要擺放也應當擱在區縣壹級的經開區裏去,市經開區就應該考慮引入和培育壹些具有較高附加值和較大發展潛力的項目和企業。
沒想到這個觀點壹出來就會引來這麽大風波,甚至還有人說他地皮子都沒踩熱就在那裏指手畫腳大放厥詞,弄得宋大成本來就是壹老實人卻在黎陽那邊舉步維艱,甚至連主要領導都對他有些看法,很多工作也是難以開展,壹直到黨政代表團訪問了豐州之後,這種局面才算是得到改觀。
陸為民能理解宋大成的無奈和郁悶心情,但是做為市委書記他同樣也能理解鐘國金和曾龍誌的心態,換了他是黎陽市委書記,也不能讓宋大成這麽來幹,起碼在現階段不能這麽幹。
都說要做加減法,要做好高附加值、高科技含量、高成長潛力、高市場前景的四高產業,同時要做好減法,減掉那些高汙染、高耗能所謂的夕陽產業,話都會說,怎麽做?
上邊的考核指標都是標列好了的,每年全省都要評比,最核心的就是GDP增速,妳要隨意減掉所謂高耗能高汙染的夕陽產業,那麽就意味著GDP也要被減掉壹大塊,這還沒有算稅收和就業這兩塊的問題。
妳宋大成初來乍到,啥成績都沒幹出來,就敢吆喝著要這樣要那樣,哪個書記市長會高興?
這還沒說這些高耗能高汙染企業往往都和本地官員有著各種利益糾葛,妳要動他們的利益,他們能讓妳舒服?
汙染也好,環保也好,高耗能也好,那都不是壹朝壹夕之功,說壹句難聽壹點的話,就算是市委書記市長,如果在沒有足夠高的威望,沒有合理的替代戰略之前,要冒然對這壹塊動手,那都要付出代價,別說妳壹個小小的市委常委了,那是真刀真槍的利益增損,斷人財路如殺人父母,這話不是虛的。
“大成,妳是不是想要聽我壹句實話?”陸為民知道宋大成能這麽坦誠的向自己和盤托出,也是的確遇到了棘手吃不準的事情才會如此,堂堂壹個市委常委,這些話不是隨便能向他人說的,也是兩人有這種關系才會如此。
“當然。”宋大成點點頭。
“那好,我就送給妳壹句話,暫停妳的減法,也別提什麽產業戰略,就黎陽現狀,以及妳們鐘書記和曾市長的處境和心態,妳還是紮紮實實的做加法,我給妳兩個建議,壹個還是選準方向,從外引入壹兩個能帶來巨大拉動效應的項目,不管是哪個行業,這能為妳在黎陽站穩腳跟加分打基礎,第二,妳希望重點培育發展的行業,每壹個選擇三五家規模不大,但是市場前景好,經營者頭腦夠靈的企業,著力培養打造,學當初麓溪搞的小巨人計劃,融資、財稅這方面給予扶持,促使它們迅速成長,這有助於妳能迅速接地氣,贏得黎陽本地民心和影響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