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

江河載月

都市生活

【輪回模擬,帶妳體驗不同人生的千姿百態!】
【是否開始第壹世模擬人生?】

杏書首頁 我的書架 A-AA+ 去發書評 收藏 書簽 手機

             

第二百八十七章 稷下學宮,我來此,既為求學,也為傳道!

輪回模擬:我能逆天改命 by 江河載月

2023-11-19 16:09

  齊地,臨淄。
  坐落在這片古老大地之上,名為姜齊的神血政權,統治已經維持了許久許久。
  作為曾經疑似得到神聖‘尚’的權柄,姜齊的君王,是壹位古老而又神秘的強大存在。
  神血的後裔,自詡天生不凡,極少有人會落下目光,註視凡民,更何況是站在這階層頂點的神血之王。
  但,姜齊卻是壹個例外。
  在神血的統治已經維系了幾千年的時代,當屬於凡民的諸子百家,有苗頭漸漸產生之時。
  與其他古老的猜忌,抵觸,漠視,或是毫無在意不同。
  姜齊之主對此,選擇了接納與請教。
  他儼然好似壹個異類。
  相傳,在夫子與稷下祭酒孟軻,正於偌大齊地,宣揚著屬於儒家學說之時。
  站在齊地公卿之首,為最古老者之壹的姜齊君王,竟親自降下詔令,於齊地的都城,臨淄門戶稷下之地,建立了壹所學宮。
  壹所,可以供養凡民求索超凡之道的……學宮。
  即使此舉引起了軒然大波,叫得卿大夫,士族階級的神血後裔們,都感到震驚和荒謬,這位齊地的主人,依舊力排眾議,定下了這個決定。
  沒有人曉得,他在想些什麽。
  就像他當年以神血君主之尊,連請了夫子、孟軻兩尊儒門扛鼎人物,入駐稷下壹樣。
  這本就是驚世駭俗的事情。
  而這壹日,夫子桑榆樹下,壹朝悟道。
  齊地的臨淄,中心的齊王宮。
  在渡過那莊嚴的白玉大道,跨過兩側的舞榭高樓,在那壹棟棟尊貴而又奢華的大殿之後。
  正殿之中,姜齊的主人,那位古老的神血之王,從蘊含神秘色彩的古韻案桌前站起身子,背著雙手,眸子晦暗不明:
  “夫子成道了。”
  他的語氣平靜,眉頭輕輕皺起:
  “諸子百家,尋了百年的道,終究有人做到了足以與我等並肩的程度。”
  “這便證明,凡民們走出的超凡,不遜於當年極盡輝煌的玄商!”
  “孤的猜想,是正確的。”
  偉岸的身影,擡起了自己的手掌。
  他看著那蒼白的皮膚之下,有妖冶的神血流動,散發著腐朽與雕零的氣息,本來表面露出的溫和儒雅,因此之後,終究再也不復存在。
  他那被發絲遮掩的雙瞳,散發著危險的色彩。
  “時間越來越少了。”
  齊地的君主踱步片刻,重新回到自己的王座之上,微微閉起了雙眸,雙指叩擊著椅背:
  “去,替孤傳達旨意。”
  “找到夫子,如果見不到他,就去稷下請孟軻出面,叫他去尋夫子,壹定要讓那人,來這齊王宮內見孤。”
  “孤想要與他,探討真正的儒家大道,或是其他有可能走通的道路,而不是諸子百家,擺放在明面之上的那些無用學說!”
  隨著姜齊之主的話語落下,堂下有黑影晃動。
  那是壹道周身纏繞著繃帶的幹枯身影,他的血液從中浸染而出,散發著刺鼻的腥味,只余下散發紅光的兩只瞳孔,仍舊露在外面。
  “謹遵王命。”
  “諾!”
  這是被姜齊的王,以神血賜福的貴族。
  他們可以共享姜齊神血的榮光,哪怕是諸脈流淌其他神血的公卿後裔,見到這‘血影衛’,也是不敢放肆。
  因為,他們是齊地主人的影子,見了這‘影’,就相當於是見到了齊君當面。
  誰敢冒天下之大不韙,去與這些人物為敵?
  當這纏繞著繃帶的血影,氣息消失無蹤之後,這位齊國的君王,輕吐壹口氣。
  “夫子,孟軻,百家……”
  “孤當年請妳們,給妳們開辟壹處普天之下,都尋覓不得的學術爭鳴之地,不是讓妳們吃幹飯的。”
  “從學說之中領悟道理,覓得超凡?”
  “就憑那所謂的儒家之仁、墨者之義,空口白話,妳能悟出個什麽力量!”
  “孤等了百余年,等到了妳夫子成道……”
  “妳需要知道,孤當是再也等不起了。”
  他的頭顱低垂,雙掌慢慢捏緊。
  “再不給孤需要的東西。”
  “屬於妳們諸子百家,凡民最後的凈土,孤也能叫他蕩然無存!”
  ……
  季秋走在臨淄城中,往稷下而去。
  就在不久前。
  他曾經見到了開辟儒脈的至聖,並且與他在淄水河畔,論了壹場道。
  即使眼下,夫子尚未學說大成,還不是那個被譽為‘大成至聖先師’,百家顯學,儒脈扛鼎級人物的存在。
  但能親眼見證,曾經第二世古史之中書寫的歷史,這又何嘗不是壹種榮幸。
  遵循著那位的引導。
  季秋得到了夫子的引薦。
  現在,他要去往稷下,見證屬於這個時代凡民的學術巔峰,也是當代於超凡之道上,走在最前的人族聖地之壹。
  儒家的仁,墨者的義!
  法家的規矩與理,兵家的氣血與爭!
  還有那尚未形成完整體系,如今還尚顯單薄的道……
  這些修行道統的開辟者,諸子之中的傳道人,在往後的歲月裏,不需多久,就將壹飛沖天,接二連三的完善學說,證得己道,成為這個時代最為耀眼的先賢!
  而季秋想要做的。
  便是加入他們,成為他們,甚至……
  引領他們,超越他們!
  叫這個莽荒沈淪的時代,煥發新生!
  季秋踏入臨淄,走在石塊堆砌的石道兩旁。
  穿過道路兩側,他見證了這個時代,獨屬於市井之間的模樣。
  壹望無際,搭建而起的帳篷店鋪。
  停留於前,購置貨物的普通凡民。
  因齊地靠海,多伐薪煮鹽,因此又有股魚鹽混雜的腥臭味道。
  這裏,沒有神血後裔的存在,只有普普通通,為了終日生計而不停忙碌奔波的蕓蕓凡民。
  而被他們所供養的貴族,可不在這外城居住。
  他們的住所,在那高高在上的內城,那裏才是富麗堂皇,流轉著神秘與古老陣紋的居地所在。
  或者說,那裏才是真正的臨淄,真正的齊王都。
  不過那有著高大宮闕樓閣的內城,並不是眼下季秋去往的地方。
  穿過了這簡陋的帳篷與木屋,季秋在那道路的盡頭,壹處建設在了外城門外的龐大建築群面前,停下了腳步。
  這裏,叫做稷下。
  而這座建築,則為——
  稷下學宮!
  黑磚青瓦,將那墻壁堆砌,壹應用料,皆為不俗,而且建設手法極為高明,想來是有高人策劃,這才鑄成。
  兩座由得白玉雕成,足有數丈有余的白玉石碑,佇立這學宮門外兩側。
  其上,有著學宮祭酒,儒家大賢孟軻,以及墨者之首,奉行十戒的墨門墨翟,互相提筆留字。
  前者,撰寫的是‘傳百家之經義,燃萬古之明燈’,而後者描繪的則是‘興天下之利,除天下之害’。
  兩則提筆,寥寥幾字,但其中想要表達的涵義,已是彰顯無遺。
  走上石階,在那門戶之前,這身著粗布衣的少年,推開了這扇門。
  當下,便好像打開了壹道新的世界壹樣。
  嘎吱……
  古老的木門,被少年輕輕推開。
  上面加持的些許文道力量,並不能阻隔得住他。
  當季秋的視線,往著學宮內部望去。
  壹時間,陣陣清風,啾啾鳥鳴,余音繚繞,便入了季秋耳來。
  他,擡起了頭。
  只見道路兩側,綠蔭環繞,茂盛的桑榆樹被保養的極好,壹望無盡,直至盡頭。
  而他腳底之下踩踏的青石大道,亦是方方正正,足以支撐車輦而來,壹路暢通無阻。
  至於路的盡頭,季秋眺目望去,但見壹棟棟棕紅色的木樓,在綠植的遮掩下若隱若現,再往遠去,更有樓閣不絕,占地極廣。
  季秋不過稍稍散開神魂,只探查些許,就已探出了老遠,甚至以道基之境,都無法盡窺全貌。
  即使是在模擬之中已是見過了壹遍,但眼下,他仍舊對此贊嘆不已。
  這齊國的神血之王,必定是有求於諸子百家!
  亦或者……
  他有什麽想要的東西,只能從諸子百家的手裏去獲取。
  不然,以其至尊至貴,從漫長的血與火之生涯廝殺而來的經歷,又怎會給壹群凡民,建設如此宏偉大氣的學宮?
  想來,縱使是這齊王都的內城,都沒有這般氣魄吧!
  正在他心中暗想之際。
  壹道身披灰色儒衫,看上去頗為儒雅的老者,笑呵呵的從遠處氣定神閑,慢慢踱步,走到了季秋面前。
  他,應該是從那學宮深處踏步而來的。
  並且……
  僅僅不過,只是用了壹個瞬間而已。
  這份縮地成寸的手段,足以與金丹真人媲美,也就是說,來者起碼也是諸子之中的人物!
  “小先生不曾身懷神血,乃為凡民,卻能以超凡之力,叩開學宮的大門,想來也是我輩中人。”
  “不知,是哪家學派的先生,來我稷下?”
  老者雙手隱於袖中,笑瞇瞇的。
  將視線投註在他的身上,季秋眸中神光壹閃。
  關於這位大賢的人生軌跡,便在他的雙眸之間,壹壹浮現。
  【孟軻】
  【儒門的大賢者,與夫子同號,為儒家的扛鼎者之壹,於百家爭鳴的學術之地,稷下學宮,任學宮祭酒,總掌事務。】
  【孟軻於少時,便聞得夫子之名號,對其推崇備至,他曾在踏上求索之途,走遍七國之前,便有言道:‘吾之所願,乃學夫子也!’】
  【仁德之政,詩書禮易,皆精通涉及,並以此為基推陳出新,走出前路,開宗立派!】
  【他繼承了夫子的誌向,也曾周遊列國,見識了凡民與神裔的矛盾,後為了實現心中的宏願,返回了齊地,並在神血之王,齊國之主的邀請下,為稷下祭酒。】
  【於稷下著書立傳之際,孟軻倡導百家爭鳴,以自身與儒脈當世顯學的威望,極力邀請四方諸子,百家先賢匯聚而來,兼並包容。】
  【因為他知曉,神血的統治已維持了數千載,而屬於凡民的思想火花,不過才只有幾百年可尋。】
  【若想重復人族的榮光與輝煌,那就只有合百家之見解,踏己道之前路,是以在他的促成下,稷下學宮,儼然成為了人族的聖地。】
  【學宮破滅之前,孟子學說大成,封亞聖名!】
  【後續:???】
  【模擬評價:得道者多助,失道者寡助,民貴君輕,為先賢者,能諸如此境,數之寥寥而已!】
  又是壹尊名號響亮的儒脈大賢!
  像是夫子,又如孟子孟軻。
  這些個人物,只要是儒家經籍之間,便沒有不提及二人者。
  壹者身材高大,魁梧有力,另壹人面貌儒雅,頗有長者之風。
  雖是截然不同,但那股子撲面而來的文心精神,就已經能叫季秋這等讀書之人,知曉其性情如何了。
  是以,少年攬起袖袍,拱手便道:
  “敢問足下,可是學宮祭酒,儒脈大賢,孟先生當面?”
  待到孟軻含笑頷首,季秋這才正色繼續道:
  “我名季秋,於家中潛修學問,儒與道者,都有三分見解。”
  “今日不久在那淄水河畔,在下偶然之間,曾與夫子碰面,論了壹場道。”
  “之後,夫子舉薦稷下學宮,只言此地有諸子傳道,百家爭鳴,若想再度攀高,完善己道,此地乃是不二選擇。”
  “是以今日,我憑夫子之名,特地前來拜見孟先生!”
  說完,季秋將蘊含了夫子壹縷文道神念的竹簡拜帖,奉於了眼前老者手中。
  本來正捋著下頜長須的孟軻,笑瞇瞇的聽著。
  但當他聽到眼前少年人,之後提及的話語時,手中的動作卻是不由頓住,有些驚訝。
  而當他從這拜帖之中,覓得了夫子對於季秋的評價,以及有關於當日只言片語的‘論道’後,面色終於有了些改變。
  夫子的大同之治!
  那可是……連他都拜讀不已的見解!
  這位年輕至極的小先生,竟對於學術與儒法,研究到了如此深刻的地步?
  此刻的孟軻,眼神開始變得嚴肅。
  他上上下下,將這舉止有禮,看上去壹派從容不迫的少年人,打量了壹遍。
  隨後,繼而輕輕道:
  “季先生,能得夫子如此之高的評價,必有過人之處,學說也必定有可取之處。”
  壹邊說著,孟子壹邊拱手:
  “我稷下學宮,素來以學風奔放、自由爭鳴而聞名於天下!”
  “得入百家,踏入超凡的人族,皆可入我稷下,求得前路所在。”
  “但,同樣的!”
  他的聲音,帶著自豪,同樣也略微高昂了起來:
  “凡開學術之科,成壹家之言,教授學術之輩!”
  “按照稷下的規矩……”
  “都得在諸子的見證之下,才能有資格稱壹聲‘先生’,開設學堂!”
  “我知小先生年少有成,可不知……”
  “小先生,是來求學,還是來教誨天下?”
  看著眼前面帶嚴肅的孟軻,季秋微微壹笑,早已做好了準備。
  只見他俯身壹拜,朗聲不怯,吐詞清晰,便直言回應:
  “夫子與我論道壹場,他曾言,我可留名稷下。”
  “既如此……”
  “我輩,既在此求學,也當在此……”
  “傳道!”
上壹頁

熱門書評

返回頂部
分享推廣,薪火相傳 杏吧VIP,尊榮體驗